湖北正光九资河药业有限公司

 业务服务热线:
  营销中心:027-87714886   生产基地:0713-5849897

-手机网站-

页面版权所有(C)2018湖北正光九资河药业有限公司

>
企业优势
浏览量:
  地处大别山南麓的黄冈市,是明朝“医圣”李时珍、万密斋的故里,同时也是全国中医药材的盛产地和生产基地,特别是罗田县境内,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,为湖北省重点产区之一
 
  一、地理气候优势
  1、地理位置:本项目区位于中纬度地区的大别山中段南麓,东邻英山,南连浠水,西与团风、麻城接壤,北与安徽金寨交界,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为主,平均气温为16.3℃,常年积温为5082.5℃,南北年平均温差7.3℃,平均无霜期242天,常年日照数为2049.3小时,年平均降水量1420.4mm。全境东西宽54.6公里,南北长105.3公里。该项目实施地距武英高速仅40公里,柏油公路贯穿全境,交通便利。
 
  2、自然资源状况:项目区素有“茯苓之乡”、“板栗之乡”、“甜柿之乡”的美称。全县有林面积200万亩,其中用材林面积110万亩,经济林面积90万亩,乃华中地区高等植物的重要基因库。经省市环保部门对罗田境内的水土、空气进行抽样分析结果表明:“因无重金属矿产资源和大型工厂,污染极小,绿色植被较大,生态环境良好。”
 
  二、品牌优势
  该项目实施村为享誉中外的“九资河茯苓”的中心产区。据《湖北贸易志》记载:从1872年起,罗田县鸠鹚(九资河古称)茯苓就经汉口、厦门、广州等商埠出口东南亚、日本及欧洲各国,被国外客商誉为中药珍品。1914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,被确定为出口免检商品;1975年被定为全国茯苓外贸生产基地;1985年被国家医药管理局定为茯苓生产基地。2004年,通过国家茯苓规范化种植验收;2007年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审定为《地理标志物》。以“九资河”地名注册的商标是有注册商标的中药材。品牌优势突出。
 
  三、资源优势
  九资河村现有山林面积2200亩,其中松林面积2100亩,占山林面积的95%以上,全村立木蓄积量为9500立方米,年活立木生长量约900立方米,以年种茯苓10万窖计算,不包括蔸梢年需用松材600立方米,松树的生长量大于用材量,能保证茯苓生产用材的需要。同时,为了合理利用松树资源,按照县、乡政府的统一规定:实行计划用材,砍弯留直、抽林间伐、砍育结合、利用蔸梢、封山育林等措施,使松树资源做到永续利用。
 
  四、生态环境优势
  我们按《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》(规范化种植)的要求,在九资河村茯苓生产区进行了大气、水质、土壤环境的测试,检测结果:九资河村茯苓产地空气符合国家《大气环境质量标准》GB3095的二级标准;土壤符合国家《土壤环境质量标准》GB15618的二级标准;水质符合GB5084国家《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》;土壤中重金属、农药残留量均未超过《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》和绿色食品检测标准的规定;据农业部农业环境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(武汉)测试,该村可作为绿色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。
 
  五、技术优势
  早在2001年罗田就组织实施了《茯苓药材种植研究》等科技攻关项目,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,一是通过了国家规范化种植验收;二是茯苓木接引方法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,茯苓诱引栽培被评为湖北省重大科技成果。通过科普示范的办法,将茯苓规范化种植上的科技成果尽快应用到生产实践之中。而项目实施村九资河村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。一是该村是罗田著名的茯苓生产专业村,具有丰富的茯苓生产的经验。二是该村从2000年起就承担了一系列省、市、县各级茯苓科技攻关、科技示范等项目,具有先进的茯苓生产技术。三是该村早在2004年,就顺利通过了茯苓规范化种植认证,具有规范的茯苓生产基地。四是本项目在茯苓生产上应用的规范化种植技术、生物正面突变复壮技术、诱引栽培技术等处于国内外行业水平,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。
 
  六、群众基础
  该村作为科普示范项目实施单位,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。罗田茯苓的种植历史虽然悠久,但历史上普遍靠的是传统手段和实践经验,缺乏较为科学、系统的理论依据及方法。因此,在长期依靠人种天养的传统手段,使茯苓种源蜕化、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、产量效益较低的情况下,广大苓农迫切希望得到政府政策及技术上的扶持,使过去只有专家和少数人掌握的茯苓规范化种植技术,在“九资河茯苓”主产地及罗田和整个大别山茯苓产区示范推广,充分发挥出“九资河茯苓”的品牌效应,推动茯苓产业提档升级,促进科技成果的示范转化,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。